你的位置:主页 > bt大战神 > 《星球大战》征服世界之后:粉丝的改编是致敬还是山寨?

《星球大战》征服世界之后:粉丝的改编是致敬还是山寨?

大战神私服 发布于 2019-03-13 16:08   浏览 次  

编者按:《星球大战》系列,可能是当今最大的文化IP之一。自它诞生的第一天起,便受到广大粉丝们热烈的欢迎。最近,《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出版,成为不少星战迷新年最期待的一本“星战百科全书”,如同书名所提示的,星球大战已经征服了全宇宙。
在网络还没有出现的年代里,粉丝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观看翻录的录像带,不放过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信息,也不放过叙事的空白、多余的细节、开放性的片段——换句话说,一个粉丝可以进入《星球大战》叙事、将文本打成碎片重新拼贴、参与到文本中去的机会。十几小时的原始内容,在粉丝的反复观摩和交流中被转化为成千上万部新的小说、影片、漫画,甚至是“501军团”这样有着完善“人设”的角色扮演组织。
《星球大战》粉丝是全球最大的“盗猎者”群体之一。媒体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借用“盗猎”(poaching,一种在文学禁猎区内毫无礼节的洗劫)来描述媒体粉丝积极挪用文本进行创作、构建意义的实践。
我们想回顾以粉丝自制视频为主的《星球大战》“盗猎”小史:这种挪用是致敬还是山寨?新技术与网络如何助推“盗猎”行为?“盗猎者”们如何与版权方博弈,又如何被商业力量收编、圈养、剥削,成为资本的商品与免费劳动力?

在一个火爆全网的视频里,资深记者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对夫妇——怀有八个月身孕的妻子利用自己的身材优势,把一个超重的外星人描绘得惟妙惟肖,丈夫则扮演了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类角色。
这不是什么沙雕视频——好吧,也许它是。这就是《〈星球大战〉未删减版》(Star Wars Uncut),地球上最成功的粉丝改编作品(它获得了2010年的黄金时段艾美奖)。这部片子是26岁的网页设计师凯西·皮尤(Casey Pugh)的心血结晶,皮尤和他的朋友们将《星球大战:新希望》(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分割成473个时长15秒的片段,然后让粉丝们在网上认领并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拍摄这个片段。由于来稿量大大超额,皮尤不得额外增加了大众投票环节。每一段票数最高的版本被剪辑到一起,构成了一部令人捧腹的狂欢——片中既有用动画制作的场景,也有变装皇后(drag queen)出场扮演莱娅公主的场景。但它仍然是一部《星球大战》,因为片中的剧情、镜头、台词都十分严格地遵循着原作的安排。作为“星战迷”一员,克里斯·泰勒自然懂得这部“既是《星球大战》又不像《星球大战》”影片的关键点在哪里:“幽默既来自重新认知熟悉事物的震撼,同时也来自兴高采烈的业余人士们那愉快而又认真的消遣。”

《星球大战》征服世界之后:粉丝的改编是致敬还是山寨?

粉丝们用千奇百怪的创意,向《星球大战》致敬的作品——《〈星球大战〉未删减版》
我们无法知道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星球大战》系列造物主对这部影片的个人意见。卢卡斯影业礼貌地对《〈星球大战〉未删减版》表示支持,并祝贺它的成功,这是凯西·皮尤在项目开始之初,按卢卡斯影业的意思签署保密协议换来的。所以,没人能透露太多。
这件事激发了克里斯·泰勒的兴趣,他将自己考察全球《星球大战》电影及其衍生文化的历程写成了一本名为《星球大战如何征服全宇宙》(How Star Wars Conquered the Universe)的书。在这本书中,泰勒将粉丝群体的蓬勃创造力看作是星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
在最初创造《星球大战》宇宙时候,卢卡斯刻意追求一种“做旧”风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千年隼号的外观,它首次出场时并不是全新的、光彩照人的,而是充满了战斗中留下的使用痕迹。卢卡斯也许不会想到,“千年隼”号会变成《星球大战》命运的一个隐喻——当《星球大战》进入粉丝手中,其文本便无法永远保持崭新、一尘不染的状态,它身上会留下被破坏、被挪用、被粗暴对待的痕迹。然而对于“盗猎者”——粉丝来说,这些痕迹却意味着他们与《星球大战》之间的美好回忆。
前奏:“造物主”的底线
虽然卢卡斯影业(及其现在的东家迪士尼)一直在业内以对作品持严格的保护态度而出名,但在过去的记录中,“造物主”卢卡斯并不是一个不欢迎粉丝对《星球大战》进行再创作的人。
我是我们的《星球大战》电影世界——电影娱乐产业、影片和电视连续剧之父,我构建了这个世界,我训练了创作人员,我完成了这些作品。我是“圣父”,这就是我的工作。然后我们有了特许商品授权团队,他们搞了游戏、玩具和所有其他的东西。我把这些人称为“圣子”——圣子也差不多随心所欲地做了他想做的事情。然后我们有了第三个团队——“圣灵”,博客作者和《星球大战》粉丝。他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来操心圣父的世界,圣子和圣灵可以走他们自己的道路。
——乔治·卢卡斯在2008年的采访,TotalFilm

《星球大战》征服世界之后:粉丝的改编是致敬还是山寨?

乔治·卢卡斯
卢卡斯对粉丝再创作的宽容,与他本人对“怪才”(nerd)文化的热爱有关。年轻的卢卡斯是《疯狂》杂志——一本以将一切化为幽默为主题的讽刺杂志的忠粉。1980年,《疯狂》杂志推出了两位漫画家对《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的恶搞之作《帝国疯狂反击》,卢卡斯影业的法律部门发函叫停,并要求杂志移交这一期的所有利润,结果杂志方居然出示了来自卢卡斯本人的一封表扬信!从此,法律部门再也没敢给《疯狂》杂志写过信。卢卡斯团队成员甚至会给《疯狂》杂志投稿自己写的星战段子,卢卡斯本人也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做《星球大战》就是为了给《疯狂》杂志提供素材。
既然卢卡斯拥抱了粉丝再创作,那么粉丝再创作也将在未来投桃报李。
受约束的粉丝
有一个巨型大狗会驾驶你的飞船,农场小子为了他只看到过全息图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公主发了疯,机器人在争论是谁的错……他们和一个魔法巫师拉上关系,从海盗那里借飞船……简直是胡闹透顶!
——主演马克·哈米尔(Mark Hamill)论《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似乎从被创造之初就在召唤粉丝对其进行再创作,尤其是喜剧恶搞的再创作。影片中的世界观既严肃认真,却又带着隐隐的疯狂——在1977年,厄尼·弗塞留斯(Ernie Fosselius)不是唯一一个那么想,却可能是第一个将恶搞《星球大战》的点子付诸实施的人。弗塞留斯和朋友们用四天时间拍出了一部《设备大战》(Hardware Wars)。这部影片堪称“脑洞大开”的巅峰——一台蒸汽熨斗扮演的歼星舰追逐着起义军的烤面包机,一个篮球的爆炸复制了奥德朗的毁灭,太空战的火光其实是独立日烟火的录像……总而言之,一部穷小子版的《星球大战》预告片。乔治·卢卡斯对此一笑而过,后来更宣布这是他最喜欢的粉丝致敬作品。

《星球大战》征服世界之后:粉丝的改编是致敬还是山寨?

《设备大战》海报。飞船是用电熨斗做的,而公主的发髻是用肉桂面包做的!
最多关注
  • 今日
  • 本周
  • 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