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bt大战神 > 《大圣归来》中的妖王混沌是什么怪物?

《大圣归来》中的妖王混沌是什么怪物?

大战神私服 发布于 2020-11-03 01:02   浏览 次  

原标题:《大圣归来》中的妖王混沌是什么怪物?

已创下国产动画片票房新纪录的《大圣归来》,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神魔巨著《西游记》,再融合现代人的理念创作而成。影片中的正面角色如孙悟空、江流儿、猪八戒等形象被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有趣,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相对而言,对反面角色的刻画就显得粗糙一些。其中头号反派妖王“混沌”是一个在原著中并不存在的形象。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混沌”以一种冷面书生的形象出现,最后现出原形时则是一副满口獠牙的六足巨虫形象。那么,这个妖王的原型又出自何处?它到底是什么怪物呢?

“混沌”一词,在中国古代创世传说中,本指宇宙天地时空尚未分化时的原始状态。汉代纬书《易纬乾凿度》中对宇宙生成的过程描述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沌→天地→万物。“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似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也就是说,混沌是指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尚未分离的状态。《西游记》第一回中对“混沌”一词的使用,也大致如此。显然,这不是妖王的来历。

在中国古代,“混沌”还被作为一种神兽的称呼,但是不同的典籍中对这种神兽的描绘又不尽相同。比如,《山海经》之《西山经》中记录的混沌神话:“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其形象为一只六足四翼无面目的神鸟。

《大圣归来》的导演兼编剧田晓鹏说:“大反派的设计其实是取自《山海经》里对“混沌”的描述,没有面目、六条腿、很肥胖的身体……完全符合片中的形象。现在想想,《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确实也挺像“混沌”的,而且现在颜色上也很接近。”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中讲述了一个“七窍出而浑沌死”故事。大意为:南海之帝“倏”,北海之帝“忽”,中央之帝曰“浑沌”。三帝相会,倏忽为报答浑沌的款待,见大家都有五官,而浑沌却无七窍,于是为其凿七窍。日凿一窍,七窍出而浑沌死。

汉代《神异经》之《西荒经》中对混沌的描述是:“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这里的混沌长象是类似于狗,长毛,四足,无爪,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能行无步,直肠无脏腑,好坏是非不分的东西。

上述传说中,虽然“混沌”有虫形(六足四翼为昆虫的特征)、龙形(海之帝当是龙)、犬形的区别,但是共同特征是无面目五官的分化,象是一个肉块。《大圣归来》中的妖王采用无面目的大虫形状,符合古籍中对“混沌”的描述。多数传说中混沌的活动区域以西方为主,也与西游的路线相符。

此外,影片中巨口獠牙的狰狞混沌,也容易让人想起西片中“异形”等虫状怪兽的造型,也是面目不清,只有一张吞噬一切的大嘴。很难说好莱坞的设计师们在创作异形的时候是否参考过中国的BT版大战神页游,但是中外艺术家把恐怖怪兽的共同想象成类似的模样确实是很有趣的事情。也许没有面目只有一张大嘴,就象征着某种没有任何道德廉耻、只知不断满足的贪婪欲望吧。在这个世界上,贪欲难道不是一种最凶猛的怪兽吗?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最多关注
  • 今日
  • 本周
  • 年度